搜索
首页 作者

《奉和鲁望寒夜访寂上人次韵》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
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
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
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联“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寒的庭院,青霭沉沉,仿佛笼罩在寒霜之中。而栈道在霜冻之下发出干鸣的声音,穿过古老树林,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感。这里通过环境描写,为整首诗定下了凄清、幽静的基调。 颔联“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尘世的厌倦。“数叶贝书”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古文化的敬仰,“松火”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静谧的享受。“一声金磬桧烟深”则描绘了寺庙的钟声在烟雾中回荡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颈联“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借用两位历史人物——陶渊明和殷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在社日酒醉,表现了他的率真和洒脱;殷浩在谈经之余也不忘吟诗,展示了他的才情和追求。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尾联“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尘世喧嚣的不满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只有那些“有利名心”的人,才会想着去寻找尘外之契(超脱尘世的契约)。这种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首诗以环境描写为基础,通过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整首诗读起来富有诗意和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借鉴,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总的来说,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