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 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 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 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 十太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 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 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 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 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 |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想象中鱼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东海鲤鱼和北溟鲲的生动形象,展现了海洋的壮丽和神秘。鲤鱼翻江倒海,渔者载月归航,鲲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海洋的浩渺和力量。 接着,诗中又描绘了道人放浪游太乙,十太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道家思想和自然的向往。这些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鱼的敬畏之情。他怀疑这些鱼是否曾逃过汉室的法律,或者是否曾错过禹门的跃龙门的机会。这些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