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朱锡珪》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远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就给人一种悠远、孤独的感觉。诗人将船泊在远离人烟的古木之中,独自面对着长江和旷野,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寥。而“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两句,则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仿佛诗人正在享受着月色下的江风,感受着旷野中的宁静。 接下来,“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两句,描绘了远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这里的“梦泽”指的是广阔的湖泊或水域,“楚”则是指诗人所在的地区,而“闽山”则是指诗人向往的远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渴望,也让人感到一种宏大的气势和广阔的视野。 最后,“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远方的好奇。这里的“樯底水”指的是船下的水,“涛起屈原通”则是指屈原的诗歌中所描述的波涛汹涌的场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屈原诗歌的喜爱和对远方的好奇,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好奇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屈原诗歌的敬仰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唐]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 2
    [唐]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
    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 3
    [明]
    白首耽书更不忘,鹄文虫篆烂生光。
    高人为赋峨冠石,太史曾题琢玉坊。
    野屐蹋云闲看竹,春帘凝雾静焚香。
    别来又泛松陵棹,渺渺轻鸥江水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