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张文潜右史》

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
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
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
作品赏析
这首诗《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
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
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是作者在解手亭皋观赏风景时所作,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百姓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中,“解手亭皋”指的是作者在亭皋这片地方分手,时间仅仅过去几个月,而春风已经再次吹动林塘,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在逐渐恢复。 颔联“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则表达了作者对当地官员的关心和期待。他看到当地官员被提升为右史,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期待着新的政策能够给国家带来繁荣。 颈联“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儒发冢和女争桑是当地两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件,作者对此表示关心,他想象着如果阳光普照,这些盗掘坟墓的行为应该会停止;如果风行正道,女人们也应该停止争斗桑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社会秩序的关心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尾联“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作者提到苏东坡曾亲手种下千株柳树,而现在当地百姓对这千株柳树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召棠。召棠是召公所植的棠树,常用来比喻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这里作者用召棠来比喻人们对柳树的热爱和重视,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的赞赏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解手亭皋的描绘和对当地百姓、官员、社会秩序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关心,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未来的期待和对百姓的关怀。
相关诗词
  • 1
    [元]
    林壑八年闲,吟残山色。
    无处烟霞不相识。
    真欢清福,举世谁人曾得。
    天教分付与,云庄客。
    万里侯封,九华仙伯。
    未必情浓似吾适。
    扁舟风月,好景初无今昔。
    遐龄原不在,餐松柏。
    内张文忠公祠。
    碑额最上层刻张养浩自寿词,草书。
    下题八分书七聘堂记四字,记文,正书,苏天爵撰。
    碑阴有虞集五言古诗一首。
    词综补遗卷十八又录张养浩行香子一叶舟轻一首乃东坡词之误
  • 2
    [元]
    一行秋思,记孙登当日,山中琴趣。
    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
    *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
    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
    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
    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宫移羽。
    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喜遇知音侣。
    灯窗对影,为君挑尽寒雨。
  • 3
    [清]
    雪里人归急,踟蹰别友生。
    冲风寻钓港,匹马向台城。
    庙阙非前代,山川叹远征。
    太平堤柳在,萧飒不胜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