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

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
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
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
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
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
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灵洲、芳草渡、真阳等地方为背景,描绘了旷野、真阳的山景,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的敬仰。 首联“我从灵洲来,惟见芳草渡。兼葭随水远,旷野无立树。”描绘了灵洲到芳草渡的景象,旷野无树,只有芳草和芦苇在水中摇曳。这两句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旷野的空旷和寂寥,给人一种孤独和寂静的感觉。 颔联“挂席上真阳,好山忽无数。”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真阳时的景象,突然看到了许多山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他突然发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感到非常兴奋和惊喜。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真阳的山景。“好山如隐士,避世不自露。不应官道傍,乃有见山处。”这几句诗描绘了山峰的秀美和隐士般的特质,它们远离尘世,不露痕迹地隐藏在官道旁。这种隐士般的特质让诗人感到敬仰和钦佩。 “借识卫叔玠,未睹乐彦辅。石峰难再得,舟过更回顾。”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士的热爱和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卫叔玠和乐彦辅那样亲近自然和隐士,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的敬仰。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诗词
  • 1
    [宋]
    白石峰犹在,桥横一径微。
    多年无客过,落日有云归。
    水净苔生发,山寒树著枝。
    如何方广寺,千古去人稀。
  • 2
    [宋]
    所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恨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排空杰阁揖沧海,海山乱点浮织埃。
    龙潭别耸石峰巧,时立野鹤慵毰毸。
    堂头回首指遗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诗尚在,唱酬风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缥缈又入云涛堆。
    焦山一望祗十里,舟师驾橹如奔雷。
    行行晃荡呼吸顷,击缆牵确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态随步出,胜处往往多楼台
  • 3
    [宋]
    劚石云边着着高,几经吟笔写风骚。
    山翁莫袖经纶手,好趁春风钓门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