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月三首》

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江海清明上下兼,碧天遥见一毫纤。
此时只欲浮云尽,窟穴何妨有兔蟾。》以其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江海清明、碧天白云的赞美和对世间万物平等的尊重。 首句“江海清明上下兼”描绘了江海清明、无垢无染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作者用“兼”字,表达了江海清澈无垢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清净和明澈。 “碧天遥见一毫纤”一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天白云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作者用“一毫纤”来形容碧天的宽广和深远,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此时只欲浮云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浮云的渴望,希望将所有的浮云尽数除去,以展现出碧天白云的完整和无瑕。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窟穴何妨有兔蟾”一句,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平等的尊重。窟穴中的兔子和蟾蜍,虽然与天上的明月不同,但它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保护。这里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江海清明、碧天白云的赞美和对世间万物平等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清净和明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玉户照罗帏,珠轩明绮障。
    别客长安道,思妇高楼上。
    所愿君莫违,清风时可访。
  • 2
    [唐]
    当途当途见,芜湖芜湖见。
    八月十五夜,一似没柄扇。
  • 3
    [唐]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