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郡斋移杉》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
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
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
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植物的诗,通过对一株生长在山寺旁的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欣赏和感慨。 首句“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这株刚刚长成、枝干才数尺高的树木,虽然身姿尚幼,但已经展现出一种高雅的姿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幽姿”一词,既描绘了树木的静谧姿态,也暗示了它生长在幽静的山寺之中,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 “结根西山寺,来植郡斋前”,进一步描述了这株树的生长环境。它最初在西山寺中生长,后来被移植到郡斋前,也就是诗人的居所旁边。这样的经历使得这株树不仅具有自然的美,还带有一些人文的气息,更显其独特。 “新含野露气,稍静高窗眠”,这两句描绘了这株树的形态和气质。它刚刚从野外的露气中吸收了水分和养分,显得新鲜而充满生机;而在高窗之前,它静静地站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给人一种沉静、内敛的感觉。这里的“新含”、“稍静”等词,都表现了这株树的生机和内敛。 “虽为赏心遇,岂有岩中缘”,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这株树虽然给诗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它与岩中的树木不同,它已经适应了山寺的环境,很难再回到岩中生长。这里的“虽为赏心遇”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树的欣赏和喜爱,“岂有岩中缘”则表达了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株山寺旁的树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欣赏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这株树的生长环境、形态气质和特殊性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欣赏和赞美。
相关诗词
  • 1
    [唐]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2
    [唐]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 3
    [唐]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嫩绿间浅深。
    偃仰卷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