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昨夜谁为吴会吟》是一首描绘自然声音和表达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的开头“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描绘了夜晚吴会(即今江苏南京)一带万壑生风、万林被振的情景,这是对风声的生动描绘。这种声音仿佛可以穿透空灵的森林,让人感受到风的威力。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风声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这里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威力,龙被风声惊起,不敢再水中静卧,猿猴也在岩下发出叫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龙和猿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进一步增强了声音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在黄山的碧溪住宿,听到这些声音后,心中的烦忧被松涛之声所取代,仿佛松涛如同琴音一样抚慰心灵。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松涛之声比作琴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和欣赏。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这里表达了作者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真的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清幽之地,于是买酒买粮,享受着美酒佳肴和美味的栗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最后两句描绘了作者半醉半醒之间,开始放声高歌,客愁在美酒中消失。这里再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它通过描绘自然声音和表达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唐]
    闻道上之回,诏跸下蓬莱。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畤光如月,秦祠听似雷。
    寂寂芸香阁,离思独悠哉。
  • 2
    [唐]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 3
    [近代]
    我生暇日本无多,为爱名山作此游。
    凿石悬崖恰容足,攀登绝顶尽开怀。
    苍茫天壤四望阔,绰约奇峰一眼收。
    珍重大家健腰脚,终南华岳未全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