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鸱夷节独高,脱遗富贵一鸿毛。 馆娃宫女曾亡国,岂独相携泛海涛。 |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首句“千古鸱夷节独高,脱遗富贵一鸿毛”中的“鸱夷节”指的是范蠡,他帮助勾践灭吴之后,看破富贵,携西施泛舟江湖,成为千古佳话。诗人赞扬范蠡的高尚节操,视富贵如鸿毛,选择辞别官场,归隐江湖,这种行为在诗人看来是高尚的。 第二句“馆娃宫女曾亡国,岂独相携泛海涛”则是对另一历史人物吴王夫差的批判。诗人用“馆娃宫女”来指代吴王夫差,通过对比吴越两国不同的结局,暗示了个人品行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亡国的夫差虽然也曾有过繁华富贵,但最终被历史淘汰,这种遭遇和鸱夷子相比显得非常悲惨。诗人借此批判夫差荒淫奢侈、沉迷酒色,不注重国家的长远发展。 全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行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的认识。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描写,而是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思考的佳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