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
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作品赏析
这首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暂借藤庆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是一首描绘悠闲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道人、童子的形象,以及他们所饮用的鸡苏水、莺粟汤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首先,诗中的“道人”和“童子”是两个关键的形象。道人是修行之人,他们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童子则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这两个形象共同构成了诗人所向往的悠闲生活的象征。 其次,鸡苏水和莺粟汤是诗中描绘的两种饮品。鸡苏水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莺粟汤则是一种具有香甜味道的饮品,能够滋养身体。这两种饮品都是对人体有益的,体现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最后,“暂借藤椅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这两句诗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在竹林中享受一阵凉风,坐在藤椅上,听着竹叶摇曳的声音,品味着美酒佳肴。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童子和饮品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欣赏。这种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相关诗词
  • 1
    [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2
    [宋]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3
    [宋]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
    东皇天巧世无俦。
    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竹西路转古扬州。
    歌吹只应如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