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 何处花开曾后看? 谁家酒熟不先知? 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 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芦管柳枝已下,皆十年来洛中之事。 ] |
|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地描绘了十年前洛中(洛阳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诗人当时追欢逐乐的生活。 首联“追欢逐乐少闲时,补帖平生得事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年轻时忙于寻欢作乐,错过了许多事情的场景。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遗憾和后悔。 颔联“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诗人通过询问何处花开得最晚,谁家酒熟不及时品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回忆和对当时生活的反思。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质疑。 颈联“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诗人通过描绘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的场景,进一步展示了过去洛中的繁华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尾联“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回首往事、年华已逝时的感慨和无奈。这里诗人借用了白居易的故事,暗示自己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无法忘怀过去,对生活充满了遗憾和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洛中繁华景象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留恋。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使读者对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