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纹。 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语,地上赤日流黄尘。 烛龙中天进无力,客主歊然各疲剧。 形骸直欲坐弃忘,冠带安能强修饰。 恃公宽贷更不疑,箕倨岂复论官职。 笛材平莹家故藏,砚璞坳清此新得。 扫除堂屋就阴翳,公不自眠分与客。 知公用意每如此,真能与物同其适。 岂比法曹空自私,却愿天日长炎赫。 公才卓牵人所惊,久矣四海流声名。 天方选取欲扶世,岂特使以文章鸣。 深探力取常不寐,思以正议排纵横 |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溪琢枕和蕲水织簟这两件珍贵的物品,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珍视和喜爱。诗人将它们比作“两物”,视为“宝”,甚至“笑视金玉如浮云”,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它们的珍爱之情。 诗中描绘的六月京城,赤日炎炎,地上热气腾腾,烛龙无力,客主疲惫,这种环境下的诗人却表现出一种“坐弃忘”、“强修饰”的姿态,这无疑是一种超脱和豁达。他相信公宽贷,不疑其诈,不拘于官职,箕倨自得。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自由和独立,也体现了他的清高和自守。 笛材和平莹,砚璞坳清,诗人将它们视为新得之物,扫除堂屋就阴翳,公不自眠分与客,这些都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善于利用。他知公用意,真能与物同其适,这体现了他的理解和体贴,也体现了他的聪明和智慧。 最后,诗人赞扬公才卓绝,久矣四海流声名,天方选取欲扶世,岂特使以文章鸣。这表达了对公的敬仰和期待,也表达了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品的珍视,对环境的敏感和利用,对人的理解和体贴,以及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和期望。这些情感和态度都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独立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