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 独立万物表,长生乃余事。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 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 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 |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寻找真人和追求长生不老。诗人通过描述老聃、关尹喜等古代哲人的形象,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向往。 首联“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诗人通过描绘古代哲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颔联“独立万物表,长生乃余事。”诗人通过描述老聃、关尹喜等人的独立超凡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在诗人看来,长生不老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表现。 颈联“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稚川(即道家传说中的仙境)的接近,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人间世事的淡泊之情。如果能够有接物之意,那么就可以接近稚川,实现长生不老。 尾联“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诗人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登临罗浮山,寻找长生不老的真人,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真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人间世事的淡泊之情。 最后,“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诗人通过描绘朱明洞的美景和清澈的溪流,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老聃、关尹喜等古代哲人的描绘和对人间世事的淡泊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