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惊邻鬼。 |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爆竹惊邻鬼》这首诗,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它的“俗”和“闹”。诗题“爆竹惊邻鬼”,就带有一种近乎游戏似的调侃色彩。爆竹,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民间习俗,它早就成为除夕守岁、驱邪纳福的一种象征。诗人在这里说用爆竹把住在邻家的鬼都吓跑了,显然是在调侃人们的一种传统习俗。 爆竹如何可能把鬼都吓跑呢?这显然是一种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幽默。同时,诗题又明确标明是“赠”给某个人的,这又带有一种俏皮的打趣意味。可见,这首诗一开始就带有一种闹中寻笑的风格。 其次,这首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仗的工巧。诗的前两句“爆竹惊邻鬼。屠苏却老颜”对得非常工整。一般说来,在绝句中采用这种形式的对仗是比较少见的。这种对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通过上下句的相互呼应、补充而达到一种艺术效果。从形式上看,诗的这两句是写出了人鬼对话的生动情景:一边是人间除夕辟邪迎新的爆竹声,一边是住在邻家的鬼被吓得惊惶失措的尖叫声。从内容上看,诗的这两句则是通过人鬼之间的心理反衬,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恐惧感,一种是消极回避人生的无奈悲凉。 最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是非常明快、清新、活泼的。如前所述,这首诗一开始就带有闹中寻笑的风格。诗人通过“惊”、“吓”等字,把本来具有贬义的“爆竹”拟人化,使之成为富有幽默感的人性化的东西。同时,诗人又将“屠苏”与“老颜”相对,表现了新旧交替、辞旧迎新的生活哲理。 总的来说,《爆竹惊邻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言魅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年节气息的生活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