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 直使声名传後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
|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起伏和文学成就的深刻理解。 首句“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描绘了诗人离开都城的情景,带着一种飘然如落叶的孤独和寂寥,这象征着诗人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挑战和未知。同时,诗句也暗示了人们对诗人未来的担忧和悲叹,就像玉石焚烧一样,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可能遭遇的困难。 “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高位往往伴随着纷争和欲望,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得到满足。相反,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往往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成为有成就的文学家。 “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泊。诗人想起了陶渊明的柴桑隐居生活,也想象着自己何时能够像扬雄那样被召回天禄阁。这表明诗人对于名利并不热衷,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最后,“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看法。即使在困境中,只要能够留下声名,让后世铭记,那么人生的价值就已经得到了实现。至于穷通与否,是否获得功勋,并不重要。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文学成就和名利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