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 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 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 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 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 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 寄巢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 夫妇之恩重太山,背恩弃义须臾间。 心非无情不得已,物有至拙诚可怜。 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朝为亲戚暮仇敌。 自古常嗟交道难。 |
| 这首诗以鸠鸟的叫声为引子,揭示了人世间的种种情感和道德困境。鸠鸟在阴雨天求偶,显得焦急而无奈,而在雨过天晴后,却显得欣喜而执着。这种对比鲜明的描绘,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鸠鸟的求偶行为,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阴雨天是鸠鸟的求偶期,但也是它们感到无助和无奈的时候。然而,当雨过天晴,鸠鸟们又开始欢快地呼唤伴侣,这种变化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鸠鸟的忠诚和执着,表达了对忠诚和道德的赞美。在诗歌中,鸠鸟被描绘为拙朴而忠诚的形象,它们对伴侣的追求和执着,以及在伴侣离去后的思念和呼唤,都体现了这种品质。这种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认为它们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 然而,诗人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在诗歌中,鸠鸟被描绘为拙朴而无能的形象,它们无法娶到巧妇,也无法养家糊口。这种描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背恩弃义的批判,认为这种行为是短暂的利益所驱使的,是道德上的失败。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巧与拙、恩与仇、忠与背等概念,表达了对人世复杂性的感慨。这种复杂性使得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使得人们在交友时需要更加谨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鸠鸟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对道德的赞美。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困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智。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