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 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 王孙本自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 一行作吏人不识,正似云月初朦胧。 时临此水照冰雪,莫遣白发生秋风。 定须却致两黄鹄,新与上帝开濯龙。 湖成君归侍帝侧,灯花已缀钗头虫。 (予以颍人苦饥,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境内沟洫,诏许之。 因以余力浚治此湖。 ) |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皇帝的许可,得以治理西湖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西湖的赞美和对治理湖水的期待。 首先,诗中描绘了西湖的美丽和清澈,将西湖比作西子,形容其流态萦绕,清而丰。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的热爱和赞美。 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他希望通过治理湖水,解决饥民逃入泥水中求生的困境,免除他们因缺乏粮食而产生的忧虑。这样的关切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 然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治理湖水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可以解决湖水泛滥的问题,使湖水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这样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作者的勇气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治理湖水的执着和热爱。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治理成果的祝愿。他希望治理成功后,西湖能够成为皇帝的近臣,为皇帝服务。同时,他也祝愿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为治理成果的实现而努力。这样的期待和祝愿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赞美和对治理湖水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勇气和智慧、爱国情怀以及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智慧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