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

拄杖无边处处过,粉围红绕奈春何。
阊门昨日看不足,今日娄门花更多。
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
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花”,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句“拄杖无边处处过,粉围红绕奈春何”,直接点明主题——春天和花。诗人拄着拐杖,无拘无束,游遍每一个角落,四周都是粉红的鲜花,春天是多么的美好。这两句诗把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花的欣赏表现得淋漓尽致。 “阊门昨日看不足,今日娄门花更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花的繁盛,昨天在阊门,今天在娄门,花更多更美。显示出花的数量之多,景色之壮观。 “蜂蝶萧骚草露漫,小家篱落闭荒寒”这两句描绘了花的另一面——动态的美。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草叶上的露水滑落,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也有一些小户人家的篱笆院落却是荒凉冷落的。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花的美丽和多样性。 最后两句“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花的赞美。诗人指出,要欣赏花的“国色天香”之美,就需要在倚栏处点上烛火,才能真正领略到花的美丽。这两句诗把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欣赏之情推向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人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花的魅力。
相关诗词
  • 1
    [唐]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2
    [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
  • 3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