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蜀路石妇》

道傍一石妇,无记复无铭。
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
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茕。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
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
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
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
似见舅姑礼,如闻环珮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
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贞妇的赞歌,通过对一位乡村女性的描述,表达了对孝顺、贞洁等传统美德的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石妇的形象,她没有名字,没有铭文,默默地立在道旁。然而,她的故事却深深地打动人心。她十五岁嫁给了邑人,十六岁丈夫就应征出征。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她独自守寡,照顾公婆,维持家庭。 诗中详细描述了她的孝顺和贞洁。每天早晨和晚上,她都会问候公婆的身体状况,表现出深深的恭敬和顺从。她还会为公婆调节药饵,准备美味可口的膳食。当丈夫在外征战多年未归时,她的德行反而更加显明。 诗中还赞扬了后人对她的高尚节操所进行的表彰,他们雕刻了她的石像,使她永远地立在闺庭之中,供人瞻仰。她的形象俨然整衣,似在向人们展示孝敬公婆的礼仪,听到环珮声仿佛能想象出她恭敬温顺的样子。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妇人的敬仰,她并不因为丈夫的长期不归而变得消极,反而在孤独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德行。她的行为激励了后来妇女,让她们从她的孝心中受到启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乡村贞妇的描述,表达了对孝顺、贞洁等传统美德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
上一首
《悲歌》
相关诗词
  • 1
    [唐]
    往年分首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
    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处访情人。
    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
    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 2
    [明]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
    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
    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
    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
    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
    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
    觌面提,当机疾,华亭船子抛篙直。
    截断众流达本源,瞿唐三峡连天碧。
    肩鈯斧,上青山,峭壁颠崖不可攀
  • 3
    [宋]
    凤凰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
    近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五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