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奉和仲谟夜话唐史》

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
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
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
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唐朝历史尤其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深感慨。 首联“贞观规摹诚远大,开元宗社半存亡”中,诗人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评价。他肯定了贞观时期的规划是远大的,但同时也看到了开元盛世虽然繁荣,但也有半数国家衰亡。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理解:一个政策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问题需要解决,而繁荣背后的问题同样重要。 颔联“才闻冠盖游西蜀,又见干戈暗洛阳”描绘了动荡的时局。先是听说有人游乐于西蜀,接着又看到洛阳的战乱和混乱。这反映了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颈联“哲妇乘时倾嫡后,大阍当国定储皇”是对当时政治情况的直接批评。这里,“哲妇”暗指有权势的女人,“大阍”则是指掌权的官员。诗人认为,当权者尤其是储君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必须谨慎,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尾联“伤心不忍前朝事,愿作元龟献未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希望自己能成为历史的借鉴,为未来的决策者提供参考。然而,对于过去的痛苦历史,诗人感到心痛,不忍回顾。这既是对过去的哀悼,也是对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它提醒我们历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从历史中学习并避免重蹈覆辙。
上一首
《观稼》
下一首
《感事》
相关诗词
  • 1
    [唐]
    勋高绝少年,分卫玉阶前。
    雄勇明王重,温恭执友贤。
    功书唐史满,名到虏庭偏。
    剑彩浮龙影,衣香袭御烟。
    搜书秋霁阁,走马夕阳田。
    急兔投深草,瞋鹰下半天。
    野人盈邸第,朝客醉盘筵。
    位在将军列,官随宪府迁。
    刻心思报国,吁气欲开边。
    选帅如公议,须知少比肩。
  • 2
    [宋]
    当年平贼立殊勳,时不旌贤事忍闻。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 3
    [唐]
    使回高品满城传,亲见沂公在阵前。
    百里旗幡冲即断,两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点检兵应怯,算得新移栅未坚。
    营被数惊乘势破,将经频败遂生全。
    密招残寇防人觉,遥斩元凶恐自专。
    首让诸军无敢近,功归部曲不争先。
    开通州县斜连海,交割山河直到燕。
    战马散驱还逐草,肉牛齐散却耕田。
    府中独拜将军贵,门下兼分宰相权。
    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