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
| 这是一首怀念旧日苏州生活的诗。诗中描绘了夏至筵的热闹场景,以及苏州的水乡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联“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诗人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常常熟悉夏至筵的热闹场景。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颔联“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描述了夏至筵上的美食,粽香浓郁,竹筒嫩竹,以及子鹅烤得脆嫩可口。这些美食展现了苏州生活的富饶和美好。 颈联“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描绘了苏州水乡特有的台榭建筑和吴地的音乐文化。每家都有美酒,人们无处不过船,这体现了苏州生活的悠闲和富庶。 尾联“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诗人感叹自己和朋友们都已经老去,而东边还是像过去那样美丽,但已物是人非。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联“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描述了诗人离开苏州后,对过去在苏州生活的回忆和感慨。洛阳的麦秋月,江南的梅雨天,都让诗人想起在苏州的往事,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苏州水乡的美丽和富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