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入大峨》

烟霞沉痼不须医,此去真同汗漫期。
曾款上清临大面,仍从太白问峨眉。
山中缘法如今熟,世上功名自古痴。
剩作画图归挂壁,他年犹欲卧游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首句“烟霞沉痼不须医”,借用医学术语,形容对山水的热爱就像沉痼之病,难以医治。诗人将山水之爱比作难以治愈的疾病,表达了他对山水的深深痴迷。 “此去真同汗漫期”中的“汗漫期”出自《淮南子·道应训》中的典故,指漫无目的的遨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之情,就像期待着一次漫无目的的遨游。 “曾款上清临大面,仍从太白问峨眉”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的向往和游历过程。诗人曾在上清宫(道教名宫)靠近大面山,也曾在太白星下向峨眉山询问。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山中缘法如今熟,世上功名自古痴”两句诗,一反前几句的闲适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他认为山中的缘分和修行之道他已经熟知,而世上的功名利禄自古就是令人痴迷的。 最后两句“剩作画图归挂壁,他年犹欲卧游之”,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画作能够挂在墙上,供他随时欣赏山水之美,也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游历过程和对山水的探索,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诗词
  • 1
    [宋]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璃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阑看。
    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 2
    [宋]
    三峨参横大峨高,奔崖侧势倚半霄。
    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从岷嶓过其下,奠山著藉称雄豪。
    告成归来两阶舞,泗滨锡贡备九韶。
    览观此石三叹息,髣发蜀镇俱迢嶢。
    惜哉击拊堕簨虚,偷送淮海还山椒。
    降商讫周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镌雕。
    刘项蜗争哄灵璧,血漂川谷流腥臊。
    水官恐此被染涴,毡包席里吴中逃。
    市门大隐阅千祀,苔衣尘纲薶孤标。
    尤物显晦定有数,昨者惠顾不待招。
    我昔西游踏禹迹,暑宿光相披重貂。
    十年境落卧游梦,摩挲壁画双鬓凋
  • 3
    [宋]
    胜峰高哉摩紫青,白鹿导我登化城。
    住山大士喜客至,兜罗布界缤相迎。
    圆景明晖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一光未定一光发,中有墨像随心生。
    白毫从地插空碧,散烛象纬天尤惊。
    夜神受记亦修供,照世洞然千百灯。
    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竞。
    天容野色儵开闭,惨澹变化愁仙灵。
    人言六通欲大现,洗山急雨如盆倾。
    重轮桑采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
    我与化人中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前山忽涌大圆相,日围月晕浮青冥。
    林泉草木尽含裹,是则名为普光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