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峨眉县》

穷乡未省识旌旄,鸡犬欢呼巷陌骚。
村媪聚观行绩布,野翁迎拜跽然蒿。
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臞高。
珍重里儒来献颂,盛言千载此丘遭。
作品赏析
这首诗《穷乡未省识旌旄,鸡犬欢呼巷陌骚。村媪聚观行绩布,野翁迎拜跽然蒿。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臞高。珍重里儒来献颂,盛言千载此丘遭》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乡村风貌的描绘和对村民的热情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淳朴民风的欣赏。 首联“穷乡未省识旌旄,鸡犬欢呼巷陌骚。”描绘了乡村的景象,虽然地处偏僻,但村民们对军队的到来却感到兴奋和欢迎,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鸡犬相闻,热闹非凡。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反差,突出了乡村的热情和淳朴。 颔联“村媪聚观行绩布,野翁迎拜跽然蒿。”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民风,村里的老妇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女人们纺织布匹,而老翁们则恭敬地迎接军队的到来,双膝下跪,表达了对军队的尊重和敬意。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的淳朴民风和村民们的热情好客。 颈联“泉清土沃稻芒蚤,县古林深槐臞高。”描述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清泉潺潺,土地肥沃,稻谷茁壮成长,县衙古朴庄重,林深树茂,槐树高大。这一联通过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历史底蕴。 尾联“珍重里儒来献颂,盛言千载此丘遭。”表达了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珍视,诗人感谢当地的儒生前来献诗颂扬乡村的美好,并盛赞这里的历史机遇和千年传承。这一联既是对村民的感谢,也是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对村民热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欣赏和对乡村文化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反差,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历史底蕴。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3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