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栖贤寺三峡桥》

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
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是夕起雷雨,震得天地翻。
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下窥黑无地,上攀青到天。
从此两禅寺,路绝不往还。
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倒倾千崖雪,飞下一玉渊。
余怒尚雷吼,声拔诸峰根。
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忽然心为动,毛骨森以寒。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通过描绘山崩、雷雨、神龙出没等场景,表达了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智慧和勇气。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崩的场景,形象生动。“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这句话描绘了山崩的震撼,仿佛山峰被撕裂,溪流也被截断。这种描绘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纷争和矛盾。 接着,诗中描绘了神龙的出没。“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这里的“神龙”象征着禅宗的精神力量,而“睡醒厌久跧”则暗示着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决心和勇气。 然后,诗中描绘了禅师降妖除魔的场景。“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这句话表现了禅宗祖师的高超智慧和无畏精神,他以弹指之力降服了妖怪,表现了禅宗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禅师引导雨水的过程。“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这句话表现了禅师的智慧和力量,他借天象引导雨水,表现了禅宗“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敬仰和对自然的敬畏。“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现了禅宗祖师降妖除魔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诗篇,值得一读。
上一首
《服栗》
相关诗词
  • 1
    [清]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 2
    [宋]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 3
    [宋]
    冰瀑寒侵室,围鑪静话长。
    诗心全大雅,祖意会诸方。
    磬断危杉月,灯残古塔霜。
    无眠向遥夕,又约去衡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