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刑部尚书致仕》

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
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
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
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自己十五年来在洛阳生活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信仰追求、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感悟。 首联“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诗人首先回顾了自己在洛阳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看法。这里的“道”和“俗”代表了诗人对信仰和世俗的看法,而“缘”和“累”则代表了生活中的各种牵绊和压力。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矛盾和困惑。 颔联“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诗人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表达了自己对信仰的追求和对仕途的感悟。这里的“佛”代表了信仰,而“宦途”则代表了仕途。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在迷途中找到了信仰的指引,也通过仕途的结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颈联“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诗人表达了自己家庭生活的幸福和满足。这里,“全家遁世”代表了家庭成员对世俗的脱离,表达了家庭成员对生活的淡泊和宁静;“半俸资身”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 尾联“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诗人通过最后一联,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名衔的看法。这里的“毗耶长者”是佛教中的一个角色,代表着智慧和慈悲;“白尚书”则是诗人的官衔,代表着地位和荣誉。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名衔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名衔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信仰追求、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感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感受,反思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表达了对信仰的追求和对仕途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家庭生活的幸福和满足,以及对名衔的看法。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诗词
  • 1
    [元]
    鬓未银,东风早挂冠。
    侑词图、乡称人瑞,度蓬瀛、仙祝灵丹。
    绕膝
  • 2
    [宋]
    清时望郎贵,白首故乡归。
    有子纡蓝绶,将孙著彩衣。
    松乔新道院,鹤老旧渔矶。
    知止自高德,宁为遁者肥。
  • 3
    [宋]
    徐孺亭边水石连,高名频见野僧传。
    箧中书满思安世,楼上诗成忆仲宣。
    已说烂何忘意远,定知焦尾用心专。
    寒溪乘兴云迎棹,秋夜娱宾月照筵。
    曲槛静宜开木笔,短墙幽称聚苔钱。
    廷评官小无余俸,致仕身闲得尽眠。
    梅少也须饶越岳,竹多宁肯让湘川。
    樽前白玉杯常在,腰底黄金带未悬。
    清露暖空滋菊圃,紫云垂荫养芝田。
    仍闻旌表门闾后,朝士褒称过百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