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到忠州赠李六》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李使君所辖地区吏治、民生、山川形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颂之情。 首联“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描绘了作者与李使君在天涯相见,黄昏时分,江边相逢的情景。作者用“好在”一词表达了对李使君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成绩。而“日黄昏”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 颔联“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李使君治理下的地区与之前相比发生的巨大变化。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市场繁荣,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用“都如鹿”和“只抵村”来形容吏治和民生的改善程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颈联“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描绘了李使君在治理地方上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他派船接送过往官员,修筑山路以方便百姓出行,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这里用“当驿路”和“上州门”来形容李使君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 尾联“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作者通过反讽手法,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在李使君的治理下,原本无法行走的地方变得可以行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里用“虚受”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李使君的赞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李使君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李使君的描绘和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吏治清明、民生改善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百姓着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官员的赞扬和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诗词
  • 1
    [宋]
    杖屦寻春苦未迟。
    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
    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 2
    [明]
    五月麦熟茧缲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金椎初破紫泥封,玉壶泻出黄金嫩。
    当年交结十辈豪,鞭挞扬马雄风骚。
    邀遮直上酒楼去,意气扫拂天云高。
    当楼艳妇调金瑟,袒博喧呼动阡陌。
    银烛烧残北阙星,纤歌舞落西山月。
    风蓬聚散各沈沦,复见何人据要津。
    五陵日月无精魄,乡里衣冠有俊民。
    于今尚作红尘客,掉臂东华献时策。
    耻逐童年走帝乡,懒随南雁飞燕北。
    闻君高谊非常流,意气倾倒山为投
  • 3
    [唐]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