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冬夜闻虫》

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虫声》,作者是白居易。这首诗以虫声为引子,通过描绘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虫声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首句“虫声冬思苦于秋,不解愁人闻亦愁。”描绘了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不同。在秋天,虫声常常给人带来一种凄凉、哀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寂寥。而在冬天,虫声虽然同样存在,但因为环境的寒冷和干燥,虫声变得低沉、微弱,甚至有些苦涩。这使得冬天的虫声与秋天的虫声相比,更难以引起人的共鸣。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不懂愁人的人,听到这微弱的虫声也会感到忧愁。这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独特感受,即冬天的寂寥和冷清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愁绪。 “我是老翁听不畏,少年莫听白君头。”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诗人自称是“老翁”,表示他已经历过人生的种种磨难和悲欢离合,对于冬天的虫声这种微不足道的声音,他自然不会感到忧愁。同时,诗人也鼓励年轻人不要因为冬天的虫声而感到忧愁,因为这只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值得为之烦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虫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虫声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鼓励年轻人不要因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烦恼,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意味,也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智慧。
相关诗词
  • 1
    [唐]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 2
    [明]
    楚云天际似相邀,旅思无端斗泬?。
    篙影没寒灯寂寂,树声留咽岸萧萧。
    波从去雁分斜月,人共栖乌匝半宵。
    一片离心烟共水,江南江北自归潮。
  • 3
    [清]
    记烧烛、雁门高处。
    积雪封城,冻云迷路。
    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
    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
    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
    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
    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
    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