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破邮古庙人鬼静,傍植巨木百尺强。 孤根绵绵蛰幽上,枝斡直上凌穹苍。 何年堂堂十八公,会朝侍立冠剑长。 中有二公能死节,张许崛强存睢阳。 馀生幸或逃斤斧,远地何由远栋梁。 西江行客苦好事,一见摧之袖裹藏。 摩挲老眼识奇怪,与作万里神苍茫。 寒斋无复丁生梦,复内惟闻苻藿香。 |
| 翠云深处曳枯筇,插碧堂堂十八公。 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
| 千岁堂堂十八公,雨膏露沐贮清风。 龙吟高啸长身客,蠹化低摧秃鬓翁。 谁谓蚍蜉能撼树,不堪蟊贼欲蟠空。 御香洒酒荒荆棘,肠断孤臣泣寿宫。 |
| 从来岩壑守孤踪,岂料移归宝籞中。 幸在交游一人数,愿勤培植百年功。 朱门纵有三千客,青眼毋忘十八公。 根本既深枝叶茂,相期直上碧霄中。 |
| 帝乙何年骑玉龙。 武夷仙伯笑相从。 长庚瑞应游仙梦,碧藕花开解愠风。 歌既醉,乐元丰。 明良相悦寿无穷。 野人更有深深祝,笑指三台十八公。 |
|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 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 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 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
| 九天风雨岁寒频,十八公边夜边身。 气味菟,朋梅竹可三人。 秦皇爱护加封爵,夏后栽培作社。 可以书灯照吟榻,落毛扫石当茶薪。 |
| 昔闻吉梦占罴熊,今见得子如阿戎。 先正举世称至忠,垂庆百世皆万锺。 山川秀气久结融,今复俾君生此雄。 五侯七貂十八公,当有八元为八龙。 愧我尘埃非太真,难使此儿名作温。 劝君大作容驷门,作诗聊代添金盆。 |
| 其间有洞天侣,思游尘世。 珠葆摇曳。 华表真人,清江使者,相从密议。 此老遨嬉。 我辈应须随侍。 正举步、忽思同类。 十八公、方耸壑,宜邀致。 夙驾星言,人争图绘。 朅来鄞山甬水。 因此崇成,四明里第。 |
| 岁暮风雨交,客舍凄薄寒。 夜烧松明火,照室红龙鸾。 快焰初煌煌,碧烟稍团团。 幽人忽富贵,繐帐芬椒兰。 珠煤缀屋梢,香氵诣?音诣,松沥也。 出《本草》注。 ?流铜盘。 坐看十八公,俯仰灰烬残。 齐奴朝爨蜡,莱公夜长叹。 海康无此物,烛尽更未阑。 |
|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 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 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 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 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 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 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 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 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
| 千桃李之浓华兮不如我之孤松,彼眩三春这朝露兮我专一丘壑之风,听此以洗耳兮又何有乎牛斗之聪。 百莺啼兮万蝶舞,不如我独鹤兮褵褷其羽,顾月池之在地兮各以影而自侣。 九转砂成兮鹤顶同丹,我鬓不凋兮鬣长青,何十八公之为梦兮胎仙夜鸣醉魂醒。 亦贞其心兮亦癯其形,与我作朋兮俱千龄。 |
|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 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 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
| 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 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 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 千山攒修眉,一水环青玉。 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 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 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 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 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 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
| 我似濂溪拙,人嗤凝式风。 天连千障合,水可四溟通。 我友二三子,他年十八公。 逍遥吟弄趣,洒落霁光胸。 傲睨芸香里,醉眠花影中。 文章解迁史,计律更涪翁。 与酒交逾密,为花谋必忠。 鹤琴清夜警,莺燕暮春讧。 冰释契杜预,露晞询巩丰,向能知至至,学贵不同同。 山水清音有,园林胜事穷。 |
|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
| ...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 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 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 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 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 藓桥於三闸,龙怒飞出林。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 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
|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蒙。 |
| 我有坚玉黝而泽,尝从十八公处得。 兰胶麝篆积甚劳,佛账书灯扫何益。 江南务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寻李白。 谁欤获此古胶法,持赠茅斋轻尺璧。 我非其人弗忍磨,缄藏夜光侵几格。 换鹅右军肯轻示,五日京兆无人识。 临池学书水为黑,不救晋家清谈厄。 风流解物远山长,才轻未免遭刻责。 神仙中人许玉斧,手持补天笔五色。 效官一尉聊复尔,礨磈... |
| 阿师从何来,最是两肩苦。 一头载梵书,一头荷慈母。 至今江上松,东西随仰俯。 此松岂有情,摩顶记佛语。 松根白衣仙,日夜瑞光吐。 翩然紫霄上,蛰龙起雷雨。 我来悟前缘,父老指环堵。 风花即几席,经草随步武。 重栽渺生意,合抱阶尺土。 他年十八公,此地记初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