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何乐胥,清夜以文会。 篇章各纷拏,锦组贯珠贝。 高谭生清风,石齿漱湍濑。 安得楼兰肉,充庖余炙脍。 |
| 不是清高辞好爵,都缘衰病乞身。 年来印历依然在,批上东湖第五春。 |
| 着鞭欲为功名起,椎钝不堪加砺砥。 感君雅意重金玉,饯我新诗粲桃李。 我于吏事非清通,向来妄意图民功。 本无仁心致三异,岂有遗爱留一同。 鬓毛斑白眼昏黑,身外荣枯从造物。 耻携奏牍到公车,千虑县知无一得。 |
|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 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 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 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 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 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 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
|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
| 天边定何物,洗此瘴乡眼。 初如黄金盘,便以白玉碗。 明河注其中,无处光不满。 举杯对之饮,万虑觉萧散。 竹风吹我睡,不得终夜款。 |
| 天高不碍眼,矫首见尧云。 况复烟雾清,八荒静无尘。 垂空不可状,变化何轮囷。 遥知五色光,上下藏北辰。 我今在人世,怅望那得亲。 |
|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 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 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 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 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
| 日落红练净,山近空翠滴。 争枝鸟未棲,闭户人先息。 孤坐明月中,寒光入胸臆。 衣润毛骨冷,万劫尘土涤。 谁知茅檐下,我独对姑射。 |
| 忆昨离帝都,一别遂如雨。 庄舄虽不病,亦作越人语。 茅屋终夜寒,单衣书还暑。 荷叶未全蛀,桃花已微吐。 西湖莲藕香,今也在何许。 |
| 积雨荡阑暑,一凉才有望。 夜气入灯花,细影摇书幌。 枫叶飞红薄,梦到吴江上。 孤笛过蒹葭,鲈鱼出烟浪。 觉来空惘然,猿子啼青嶂。 |
| 凉至欲饮酒,此兴不可遮。 手提皤腹罂,倾之若流霞。 可但饮文字,搜寻到鱼虾。 忽焉见妙理,眼乱绵成花。 方知水底眠,杜老言不夸。 |
| 老松成偃盖,瘦竹抱虚心。 清风度其中,瑟瑟韶濩音。 听这遂熟寐,飘然归故林。 三洞既生款,赤松亦幽寻。 高楼访沈约。 四窗桐叶阴。 |
| 顷随千官群,晓入丹凤阙。 侍立近金炉,下殿香未歇。 宫槐零露清,马稳宁忧蹶。 日近长安远,福过难辞拙。 圣主骨肉恩,孤臣眼中血。 |
| 当年朊仕早标缨,不共儿曹校疾行。 居易独能遵坦路,未妨六十到名卿。 |
|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
| 忆惜金鞭观玉台,当年并驾尽龙騋。 恰逢居易投诗去,又报奇章袖贽来。 病谢交游空感旧,老无气力尚怜才。 孟阳残锦都能几,莫为诸君更剪裁。 |
|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匡庐第一真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 |
| 知韫才能负壮心,莫嗟作尉尚湮沉。 幽求起去登台席,居易徵来入翰林。 望气台边桑柘密,弃繻关畔水云深。 怜君况是徵君后,闲擬秋凉策杖寻。 |
| 焦枯连夏火,洗濯待秋霖。 都邑沟渠净,郊原黍豆深。 流膏侵地轴,晴意动风琴。 谁似臣居易,先成喜雨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