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 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 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 |
|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
|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
|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
| 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 新春几人老,旧历四时空。 身贱悲添岁,家贫喜过冬。 称觞惟有感,欢庆在儿童。 |
|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
| 往事起独念,飘然自不胜。 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 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线縆。 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 |
|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 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 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
| 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 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
|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 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 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
| 洛阳岐路信悠悠,无事辞家两度秋。 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 荷衣半浸缘乡泪,玉貌潜销是客愁。 说向长安亲与故,谁怜岁晚尚淹留。 |
|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 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 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 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 |
| 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 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 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 |
|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 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沉。 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 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 |
|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
| 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乍喜老身辞远役,翻悲一笑隔重泉。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 还有蔡家残史籍,可能分与外人传。 |
| 郄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 今日花还发,当时事不同。 流言应未息,直道竟难通。 徒遣相思者,悲歌向暮空。 |
|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生来苦章句,早遇至公言。 |
|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
| 黄金骄石崇,与晋争国力。 更欲住人间,一日买不得。 行为忠信主,身是文章宅。 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