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落吴门。 。 扁舟更入毗陵道,却。 念,付清觞。 樵青与我和沧浪。 浮云是无根物,南北东西不碍狂。 |
| 群玉峰头玉帝家。 桥边池上玉横斜。 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
| 旧知偏下石,远避亦伤弓。 留落周南众,萧条冀北空。 万言徒饰诈,双泪却由衷。 王绩何曾醉,刘蕡本不风。 |
| 平生留落半天涯,处处逢梅是旧知。 老树半侵江侧岸,疏枝斜出竹间篱。 雪初霁处见鸦啄,水不波时观鹭窥。 驰誉丹青非我事,旧游历历尚堪诗。 |
| 梁间燕子为喃喃,故下珠帘未放还。 料得无声如反舌,不应留落在人间。 |
| 留落东州彦,相期幸卜邻。 筒诗余唱永,樽酒记情亲。 旧国归无日,诸乡见有人。 佳城千载恨,雪涕楚江滨。 |
| 平生肮脏孰如君,破屋荒山饭煮芹。 不寐耿怀留落月,有时扶杖看浮云。 严平推测归前定,原宪家风饫旧闻。 欲挽鲋鱼气力,须知予是故将军。 |
| 蜀客嗟留落,甘为学圃迟。 年华空自老,心事复谁知。 未有盍簪日,还须上冢时。 绪余何足论,相对但期期。 |
| 留落殊方少故人,岂其再见愈情亲。 几因高论兴衰飒,频藉深杯慰苦辛。 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 未闻行日先惆怅,君复何忧慨此身。 |
| 青云紫陌不相违,四海如公省见稀。 身在外台严刺举,诗来属邑慰瞻依。 珠园授笔驱春雨,泽国扬帆送夕晖。 留落而今待公道,敢言一斥羡群飞。 |
| 昨奉书题岁且更,每逢人士说先生。 名高正倚斯文在,身屈不妨吾道行。 天以苍生付安石,孰能三径老渊明。 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 |
| 留落而今两鬓秋,暮年出处愧前修。 敢云余补韩公处,极喜君来谢客州。 奇甚宝镡腾紫气,清于玉瓒荐黄流。 后生不作先贤远,便合相推出一头。 |
| 向来文字擅中朝,留落而今赋大招。 才子左迁追屈贾,相君高蹈友松乔。 山行或与樵争席,涧饮聊将掬代瓢。 借使终身无一事,亦令千载仰孤标。 |
| 国步日多事,霜露任沾衣。 留落十五年,至今方北归。 缭绕一万里,人物太半非。 昔时渡盟津,宾从争扶持。 北辰渡白马,阴噎日无辉。 一酎祈利涉,冯夷莫予违。 惊秋感叶脱,况乃思鲈肥。 父老行欢息,风雨仍霏微。 夜投胙城宿,百里即王畿。 遥望一惆怅,何当拜天威。 |
| 汴涨溅溅费挽牵,轻舟难若上青天。 只知乘駃及先去,不意迟留落那边。 |
| 旋移桐树占高冈,更喜松筠翠作行。 檐外参差见林影,门前溶漾足溪光。 天涯留落还相识,地上经营岂太忙。 好事肯来三径在,已添篱菊待重阳。 |
| 留落悲遗俗,凄凉说故家。 文科君有继,世业我空嗟。 白发时今晚,青云去未赊。 还家语归父,麃蔉要功加。 |
| 吴楚相望信不通,谩凭双眼送归鸿。 岂知留落江湖外,又得从容笑语同。 剩把诗篇摅别恨,莫辜杯酒对秋风。 明朝径问吴松路,恨不与君俱短篷。 |
|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 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 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 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
| 垂杨大别寺,春草郎官湖。 家巷有石友,合并不待呼。 瘦藤倚花树,花片藉玉壶。 老劂谈绝妙,辛杨句敷腴。 平生子姚子,貌古心甚儒。 时邀野僧语,间与琴工俱。 酒阑兴未了,左转城南隅。 大江围楚碧,烟水入玄虚。 留落不自恨,惟嗟故人疏。 一月三见梦,梦中相与娱。 日日潮风起,怅望武昌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