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泉玉甃没春芜,石染胭脂润不枯。 杏怨桃羞娇欲堕,犹将红泪西黄奴。 |
| 昨夜韩擒虎,金陵奏凯回。 井中人不死,重带美人来。 |
| 井无水,荒龙倚。 不知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水底喽喽话红鬼,长绳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宫人斜在雷塘趾。 |
| 水殿清幽歌管余,今朝化作梵王居。 后庭花谢胭脂冷,犹自凉风薄绮疏。 |
|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 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
|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 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 *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 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 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 丽华*发如鉴,曾此笑相将。 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 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
| 苑外金波映水天,归骢蹀躞暮江边。 凤凰台阁初含雨,燕子人家又禁烟。 诗写桃花歌扇里,酒携杨柳舞楼前。 请看秋雨胭脂井,好醉春风玳瑁筵。 |
| 石城风起浪声齐,六代兴亡动客思。 吴苑落花啼杜宇,宋台荒草走狐狸。 残香犹染胭脂井,遗恨空传璧月词。 谁道钟山佳气歇,真龙又见起钟离。 |
| 衰杨霜遍灞陵桥。 何物似前朝。 夜来明月,依然相照,还认楚宫腰。 金尊半掩琵琶恨,旧谙为谁调。 翡翠楼前,胭脂井畔,魂与落花飘。 |
| 落花空怨五更风,江水无情日自东。 只解诗中嘲阿软,宁知花里活秦宫。 进来荔子枝犹绿,洗去胭脂井尚红。 多少风流多少恨,玉笙吹断月明中。 ¤ |
|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
|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 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 怀故国,空陈迹。 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1]泣。 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
| 燕燕楼空帘意静。 露叶如啼,红沁胭脂井。 浅约深盟期未定。 木犀风里鸳鸯径。 楚岫秦眉相入映。 私倚云阑,淡月笼花顶。 今夕兰釭空吊影。 绣衾罗荐余香冷。 |
|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
| 四十君王,三百载间,兴亡一家。 叹幕府峰高,生涯社燕,胭脂井暗,富贵飞花。 山骨呈羞,江声带恨,磨尽英雄岁月赊。 君知否,是枋头灞上,著数全差。 倚空长剑吁嗟。 奈争战年来似乱麻。 但苍陵古冢,白杨啼鴂,荒园废沼,青草鸣蛙。 旋盖东南,风涛天堑,难比兴亡隙地些。 休凝伫,望长安路杳,夕照愁鸦。 |
| 是他家、绛唇翠袖,可容卿有功否。 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东林烟柳。 春去又。 漫一夜东风,吹得花成旧。 无人举酒。 但照影堤流图他红泪,飘洒到襟袖。 人间事,大半归谋诸妇。 不如意十八九。 敲门夜半窥园李,赤脚玉川惊走。 何处有。 更灸烛风流,看到人归后。 休休回首。 笑旧日园林,佺巢曾园洞中楼名蜀锦平园亭名,处处可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