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谈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三国时期,三个国家当中,蜀国是最先灭亡的,而灭亡蜀国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就是三国后期的名将钟会。钟会不仅是一位将领,还是一个谋士,可以说是智勇双全,当时人都将他比作是张良。在灭蜀的过程当中,钟会算作是一位大功臣,他与邓艾的相互配合,使得蜀后主刘禅直接开城门投降,比耗费兵力攻取更迅速快捷。然而,原本应该加官进爵的灭蜀功臣,最终却为什么会选择要反叛呢?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太傅钟繇之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虽然钟会的母亲是钟繇的妾,但是并不妨碍钟会少年时期就聪慧敏捷,而且在他五岁的时候,钟繇带他去见曹魏名臣蒋济,蒋济还说他“非常人也”。钟会从秘书郎做起,一步步走到尚书郎、中书侍郎等职位,254年,曹髦即位的时候,赐他关内侯的爵位。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钟会最有名的,可能就就是魏灭蜀之战了。他在此一战之中不可谓不是意义重大,首先就是对待这一战的态度,司马昭想要派军伐蜀,诸位大臣都说不可行,但唯独钟会很支持,他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军事,263年起兵攻打蜀国。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战况的详细内容就不多讲了,钟会进攻剑阁,牵制住了姜维大军,邓艾奇袭阴平得手,很快就到达了成都,钟会派兵追赶前往巴西郡的姜维,刘禅投降,宣告着蜀国正式灭亡。按理说,事情到此也就应该结束了,然而,却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钟会开始骄傲了。因为自己的大功,逐渐萌生出不臣之心,毕竟自己功劳再高,说到底也是一个臣子,封赏再多,终究屈居人下,但是钟会偏偏不甘心如此,姜维借此机会,慢慢酝酿出一个计划,想要重新建立蜀汉,杀掉钟会夺取军权。不得不说,姜维对蜀汉倒是十分忠心,他原是魏国将领,投降蜀汉之后,诸葛亮重用他,或许也正是因此,姜维才想要报答吧。

钟会灭亡蜀国后,身为灭蜀功臣却为什么要造反?

如此一来,钟会就逐渐走上了另一条成王败寇之路。钟会的结局自然是失败了,否则后来就不会是司马家夺取曹家的皇位,钟会反叛最终失败但是历史评价却不一样。可以说他不自量力,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为了复兴曹魏,毕竟这个时候的掌权者是司马家。

相关杂谈
  • 1
    三国后期其实也涌出了大量人才,只不过在三国演义里前期的基奠者光芒太过耀眼所以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们。今天就来讲讲其中一位被低估的武将文鸯。要说文鸯的成就可能不低于关羽,光是把司马师吓死就已经可以名垂青史了,而且文鸯也算是用勇有谋的人才,虽然晚年的结局惨了一点,但是战功还是显赫的。
  • 2
    三国时期,司马昭的心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他完全将自己的野心表露了出来,也许有人认为他这么高调,一点也比不过他的父亲司马懿,将自己隐藏了数十年,最后才显露锋芒。但是人与人总归是不同的,即便司马昭更加明目张胆地表明目的,却不得不说他的城府极深,就连司马懿与他相比也是比不过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 3
    邓艾是灭掉蜀国的大功臣,而且邓艾非常有才华不仅能带兵打仗,更能济世安民。但是最后邓艾的结局却非常惨烈,被钟会冤枉叛变然后司马昭下令满门抄斩。不过这里有个疑问,司马昭非常了解邓艾和钟会的为人,为什么司马昭这么轻易就相信邓艾会叛变呢?难道是司马懿故意顺着这个理由借机除掉邓艾么?
  • 4
    说到姜维一计害三贤这个说法其实还是真的是有得一说的,因为这个问题也还是蛮有说法的,因为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姜维啊真的是有点点厉害的,最近也很多网友都在讨论这个事情,那么具体是怎么样的,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 5
    蜀国后期可以说完全就是诸葛亮一人说了算,不管是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交给诸葛亮过目,刘婵虽然是帝王但实权还不如一位大臣。但是当时的蜀国已经危在旦夕,夷陵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想要不被灭国诸葛亮只能北伐以攻为守。诸葛亮北伐期间刘婵算是过了几天好日子,但是在朝中依然没什么话语权,可能刘婵在三国算是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了。
  • 6
    夏侯惇算是曹氏集团中的一位老臣了,从最早的时候开始,便已经跟随曹操东征西战,但是官职却一直不高。曹操被封为魏王的时候,夏侯惇其实可以成为汉朝的臣子,那样他的官位还会更高一些,可他坚决不做,一定要向曹操请求成为魏王的臣属。夏侯惇为何宁愿放弃高官厚禄也要做魏国的臣子?明明可以拥有更好的条件,他为什么要选择另外一条路呢?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