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是什么意思_晡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晡的意思解释
晡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名词 申时。约当午后三时至五时。一般泛指下午或黄昏。通「餔」。《广韵.平声.模韵》:「晡,申时。」汉.马第伯〈封禅仪记〉:「早食上,晡后到天门。」《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高行周跳马出战,自午至晡,彼此各有胜败。」
晡的多音注释(参考)
晡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bū和pú。
bū:
1.申时,相当于“下午三点至五点”。
2.食物“薯蓣”的一种。
pú:方言,日落时,傍晚:落~。~后。
基本释义:
[bū]:
1.申时,相当于“下午三点至五点”。
2.食物“薯蓣”的一种。
[pú]:
1.古同“匍匐”,匍匐前进。
2.方言,日落时,傍晚:落晡。晡后。
3.姓。
晡的相关问答
日 甫是什么字?答:晡
晡开头的诗词
《夜归》晡时捩柂离西兴,钱清夜渡见月升。 浮桥沽酒市嘈囋,江口过埭牛凌兢。 寒齑煮饼坐茆店,小鲜供馔寻鱼罾。 偶逢估客问姓字,欢笑便足为交朋。 须臾一饱各散去,帆席健快如超腾。 云门戍楼鼓坎坎,山尾佛塔灯层层。 夜分到家趋篝火,樨子惊起头鬅鬙。 道途辛苦未暇说,一尊且复驱严凝。
|
《夜过鲁墟》晡时发柯桥,申夜过鲁墟。 灯出篱落间,七世有故庐。 门低不容驷,壁坏亡遗书。 高树宿羁鸟,废沼跳惊鱼。 移船过古埭,水面涵星疏。 安得病良已,毕世浇春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