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是什么意思_竽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竽的意思解释
竽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 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 【组词】:吹竽、滥竽充数 ◎
竽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名词 乐器名。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三六管,后减至二三管。《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教吹竽、笙……管。」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
竽的多音注释(参考)
竽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分别是[yú]、[zhú]。
竽[yú],释义如下:竽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用竹管制成,有膜鸣乐器和竽头(大管乐器)两部分组成,音色柔和。
可以有以下组词:
笙竽、一吹一唱、滥竽充数。
竽[zhú],释义如下:〔竽瑟和鸣〕古时一种伴奏乐队中使用的“乐器”。在木制的长筒里装上米糠,弦线系在尾部,用手指按孔,放在口中含着或塞在口中吹气即可发出音响。
可以有以下组词:
竽瑟和鸣。
竽的相关问答
竹 于是什么字?答:竽
竽开头的诗词
《参选铨曹》竽瑟明知缪所操,才疏人不与时遭。 扶犁轻失田家计,敛版来趋吏部曹。 邂逅或名嫌预借,驰驱州县敢辞劳。 忧时空有峥嵘愤,九钥天关守护牢。
|
《月前韵感事》竽门抱瑶瑟,雅与时好乖。 闭门守长饥,毅然丈夫哉。 南楚卧龙士,北燕黄金台。 但使本根在,功名真傥来。
|
竽开头的对联
上联:竽笙箫笛簧管
下联:军师旅团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