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是什么意思_笏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笏的意思解释
笏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 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板上可以记事。 【组词】:玉笏、象笏、笏板 ◎
笏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名词 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 【组词】:「玉笏」、「象笏」。《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笏的多音注释(参考)
笏是多音字,有多种读音:
·笏(hù):
1.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等制成。
2.旧时官员朝见皇上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可用以记事:朝笏。
·笏(hú):〔笏板〕旧时官吏朝见皇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等制成。
以上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
笏的相关问答
竹 勿是什么字?答:笏
笏开头的对联
上联:笏袍痴怪天然石
下联:山水癫狂书画船
上联:笏
下联: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