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夜啼》

碧烟障楼天欲暮,飞乌夜集芜城戍。
云外毕逋衔尾来,月明腷膊同枝语。
楼中有人辍机杼,玉笙怨咽凝江雾。
惆怅幽栖夜未阑,桂树秋风兰叶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芜城景象,表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首先,诗的开头,“碧烟障楼天欲暮,飞乌夜集芜城戍”,通过描绘碧烟笼罩的高楼和暮色中的芜城,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景象。飞乌夜集芜城戍,则是用乌鸦在城头上聚集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深远感。 然后,“云外毕逋衔尾来,月明腷膊同枝语”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云层之外的鸟儿们仿佛彼此衔着尾巴飞来,月光下它们互相呼应,如同在同一枝头上的鸟儿。这样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将鸟儿们的习性巧妙地融入到了暮色中的芜城景象中。 在楼中,“有人辍机杼”,描绘出楼内有人停下了手中的纺织工作,反映出了一种安静的生活场景。同时,“玉笙怨咽凝江雾”又增添了一份哀怨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内心深处的寂寥和愁思。 最后,“惆怅幽栖夜未阑,桂树秋风兰叶露”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寂静、深远景象的感慨。夜晚还没有结束,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幽思。秋风中的桂树和兰叶上的露水,更增添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宁静、深远、哀怨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郭世模的《乌夜啼》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该诗反映了南宋朝廷在面临外敌入侵时的无奈和苦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个人身世和遭遇的感慨。因此,该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国家、民族和个人等多个层面。
相关诗词
  • 1
    [唐]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 2
    [唐]
    忽忽南飞返,危丝共怨凄。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
  • 3
    [宋]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