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塞下曲二首》

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
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
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
分类标签: 赞美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应征赴边塞时,为怀念家乡、感叹边塞苦寒而作。 首联“辛勤几出黄花戍,迢递初随细柳营”直接点题,说明此次出征边塞的原因。作者自谓“辛勤”,足见报国之志甚坚,况且他又擅长武术,有勇有谋,故能领兵杀敌。古代戍边的士兵往往以边关的柳树为旗帜,军队行进,柳树随之飘扬,故曰“初随细柳营”。这句诗化用《细柳营》诗意,表现作者武艺超群、智勇双全。 颔联“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写边塞生活的苦涩艰辛。一个“苦”字又为全诗之旨,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难与孤寂。这一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说戍边的“残月”,戍边的“断蓬”,使战士对月更添悲苦;二是说敌人“驱逐”不断,战士的“边愁”也一刻不减。愁绪满怀,如断蓬随风而逝,又如残月倍增。这一联熔比喻、对偶、炼字于一炉,辞意悲切,十分感人。 颈联“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追忆往事,抒发远戍边疆的豪情壮志。这里“年少”和“金装”都有少壮的意思,说明作者正当壮年,正值驰骋疆场的时候。只可惜这一首诗作于作者未及立功之前就被调回,“年少功勋”的美好愿望成了泡影。所以第三联就写了这种无限的怅惘。 尾联“不知马骨伤寒水,唯见龙城起暮云。”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怨愤之情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感。“寒水”承“马骨”,“暮云”承“龙城”,都与边塞相关。马骨抛于寒水之中,这本身就够可悲的了,更可悲的是连马骨都无人过问;龙城上空虽然云幕低垂,遮掩了敌人前进的步伐,但终究还是敌人的占领区。这里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全诗感情跌宕起伏,由积极报国到失落厌战,再到怀想英雄,由豪放悲壮向抑郁苍凉转化。这种情绪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诗的技巧运用上颇具特色。作者融用古语、化用古典和偶对工整等技巧于一炉,大胆借用古事、古意、古陈酿来表现自己的苦闷和怨情。比如以“细柳”借代“周亚夫”,以“断蓬”“残月”借喻戍卒;又以“汗血种”“龙城飞将”表示对名将卫青、李广仰慕;又以“去邀勋”、反被“驱逐”、“寒水”、“暮云”等典故或借代用事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和怨愤之情等。这种融古事、用古意的技巧运用使诗意深厚、含蓄而曲折。全诗还善造句式、炼字句。“黄花戍”“细柳营”“残月”“断蓬”“龙城”“暮云”“马骨”“龙城飞将”“年少功勋”等词句寓意深远、色彩鲜明,构成了雄浑豪健的意境。 这首诗语言朴素洗炼,风格沉雄刚健,洋溢着盛唐诗歌特有的浪漫气息。
创作背景
《塞下曲二首》的创作背景与唐代边疆战事频繁、烽火连天的时代背景有关。诗人王涯通过对边疆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因此,这组诗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情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