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雨花台》

輶车行晓快新游,更上雨花台上头。
看不厌人浑是景,清无极处奈何秋。
地完龙虎堂堂立,江泊鲸鲵滚滚流。
一带黄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见神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登上雨花台时所写,通过描绘雨花台的美景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輶车行晓快新游,更上雨花台上头。”描绘了作者清晨乘坐轻车出来游玩的新鲜感受,同时也点明了登台远眺的主题。雨花台是南京城南的一处名胜,是作者和无数游人赏景抒怀的好去处。 颔联“看不厌人浑是景,清无极处奈何秋。”是写雨花台的清幽美景和作者流连忘返的情绪。登台放眼,金陵城的美景尽收眼底,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连绵不断的城池、堂堂耸立的龙虎楼、奔流不息的长江、滚滚向前的白浪,构成了一幅雄浑壮美的画卷。然而在这画卷之中,又隐含着作者深深的忧虑。 颈联“地完龙虎堂堂立,江泊鲸鲵滚滚流。”则是将雨花台与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地势的雄伟和江水的汹涌,暗示出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险恶和作者的忧虑。 尾联“一带黄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见神州。”则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感慨。“黄山”代指山峦,“淮土”代指平原。作者通过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之情。然而在这美好的山河之中,却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这无疑加深了作者的忧虑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雨花台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忧虑,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雨花台》的创作背景与雨花台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有关**。雨花台位于南京市中华门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丘,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登高览胜之地。同时,雨花台还是中国历史上许多英勇烈士殉国的地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因此,诗人卢寿老在游览雨花台时,被这里的风光和历史所感动,创作出了《雨花台》这首诗歌。 以上仅供参考,可以查阅与《雨花台》相关的文献,以获取更多介绍。
相关诗词
  • 1
    [清]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
    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 2
    [清]
    秋山无树故崚嶒,几度支筇未忍登。
    荒路行愁逢牧马,旧交老渐变高僧。
    钟楼自吼南朝寺,佛塔还燃半夜灯。
    莫向雨花台北望,寒云黯淡是钟陵。
  • 3
    [明]
    落叶山中寺,秋风江上台。
    凤城双阙迥,牛渚片帆来。
    繁吹暮仍急,清樽醉复开。
    东篱菊尚晚,留取尽余杯。
卢寿老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