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山前听流水。
秦人称帝鲁连耻,宁向苍苔留屐齿。
乙庵是渠几世孙,登山认得屐齿痕。
摩挲苔石坐良久,便欲老此岩之根。
吾侬劝渠且归去,请君更学遥遥祖。
遥遥之祖定阿谁,曾出东山作霖雨。
乙庵未省却问侬,莫是当年折屐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内容表达了对诗人独特个性的描述和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其中夹杂着对于屐齿痕迹的怀旧与自我感伤,展现了诗人深深的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君家对山的热爱,他一生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购买木屐,被人称为“山贼”。这表现出他对山的痴迷和执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小憩,梦到自己写下了池塘春草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然而,诗人的命运并不顺利,屐已朽,诗却永存,这让他感到自己的才华被埋没。他游历了天台和天竺山,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这种情感与他对屐齿痕迹的怀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诗中提到了乙庵,是君家的后代,他发现了屐齿痕迹,并长时间坐在石头上,想要在此终老。诗人劝他归去,学习遥遥祖,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对自然的热爱,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诗中也展示了屐齿痕迹这一象征物在诗歌中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宋末元初诗人叶绍翁的《登谢屐亭赠谢行之》的创作背景与一次游览西湖的经历有关**。在这次游览中,叶绍翁和他的同年进士一起欣赏了西湖的美景。据《古杭杂记》记载,在游船上,有人向叶绍翁提问:“西蜀有此景否?”这个问题似乎触发了他的想象和情感,使他联想到了国家的忧患和民众的苦难。这次经历促使叶绍翁写下了这首充满愤慨之情的诗歌。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阅读相关的诗歌赏析文章。
下一首
《鹭》
相关诗词
  • 1
    [唐]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
    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
    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
    重引池塘思,还登谢脁城。
  • 2
    [宋]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
    寺院宝塔耸苍吴,江上群峰排众青。
    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
    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 3
    [唐]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