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中闻木犀》

地近孤城水合流,天风吹下广寒秋。
岩花似喜幽人至,先遣清香到小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城流水、天风清凉、岩花飘香的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地近孤城水合流”描绘了孤城和流水的景象,用“地近”二字表现了孤城和流水的相近之景,营造了一种寂静、凄清的氛围。次句“天风吹下广寒秋”则用“天风”和“广寒”表现了清凉的秋意,给人一种清爽、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岩花似喜幽人至”中的“似喜”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岩花以人的情感,表达了岩花似乎为诗人的到来而欢喜的意境。最后一句“先遣清香到小舟”,通过“先遣”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岩花清香飘溢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神韵和美妙。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流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
创作背景
《舟中闻木犀》是宋代诗人李叔达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时代背景来看,李叔达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时代。当时的诗人们善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生活哲理。因此,李叔达在舟中闻到木犀花的香气时,可能深受启发,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其次,从个人背景来看,李叔达可能是一个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在舟中旅行时,被木犀花的香气所吸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 最后,从文学风格来看,宋代的诗歌注重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哲理。李叔达的《舟中闻木犀》可能也是在这种文学风格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 综上所述,李叔达的《舟中闻木犀》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时代背景、个人背景和文学风格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明]
    木犀冷于菊,更后十日开。
    清风吹芳香,芳香袭人怀。
    千回咽入腹,五内无一乖。
    虽靡鸾凤吟,亦有鹪鹩栖。
    昔者东篱饮,百榼醉如泥。
    那知此日花,复与此酒谐。
    一曲尽一杯,酩酊花间迷。
    赤脚步明月,酒尽吾当回。
  • 2
    [宋]
    雨过山城日又西,西风一阵木犀开。
    莫将心事凭秋雁,恐带边愁入梦来。
  • 3
    [宋]
    岩石玲珑翠竹斜,木犀依约又残花。
    长官婢我无才思,却忆东堂旧作家。
李叔达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