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道情》

吊龙逢,哭比干。
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里王孙惨。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
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作品赏析
这首诗在字面上是诗人对古代名士龙逢、比干、庄周、老聃的悼念,同时也有对王孙、孔明等历史人物的感慨。总体上来看,诗人的情绪既有怀念又有痛惜,充满着人生的苦涩与哀思。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这几句首先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的怀念和敬仰。龙逢、比干是商朝的忠臣,因直言劝谏而惨遭杀害;庄周、老聃则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诗人对他们的悼念,同时也暗示了对那些正直而善良的人的惋惜和尊敬。 “未央宫里王孙惨”这句诗,借用了汉代未央宫中楚王孙悲惨遭遇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对正直善良的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南来薏苡徒兴谤”和“七尺珊瑚只自残”这两句诗,则是对那些聪明才智之士的悲叹。他们因为直言进谏或追求理想而遭受诽谤和自残,令人痛惜。 “孔明枉做那英雄汉”和“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是对诸葛亮的批评和惋惜。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为了国家鞠躬尽瘁,但最终也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诗人对诸葛亮的遭遇感到痛惜,同时也批评他过于执着于功名,忽略了隐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正直善良的人的怀念、同情和惋惜,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过于执着于功名的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道情》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道教的故事和宣传老子思想**。它作为一种曲艺形式,传统上主要用于演唱道教故事,提倡消极出世的思想。然而,郑燮的这首《道情》在沿袭传统的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他借助这个曲艺形式,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因此,这首《道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一些矛盾和黑暗面。
上一首
《道情》
下一首
《道情》
相关诗词
  • 1
    [清]
    老书生,白屋中。
    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 2
    [清]
    邈唐虞,远夏殷。
    卷宗周,入暴秦。
    争雄七国相兼并。
    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
    最可叹龙蟠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 3
    [清]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潇潇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