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卷珠帘新燕入。 | 
| 宝鸭沈烟袅。 | 
| 楼台里、东风淡荡。 | 
|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 
| 疏雨动轻寒。 金鸭无心*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 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 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 愁绕春丛  | 
| 万籁寂无声。 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 
| 怅望送春杯。 渐老逢春能几回。 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 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 万里归心独上来。 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 一寸相思一寸灰。  | 
|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  | 
|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 
| 晓日压重檐,斗帐春寒起来忺。 天气困人梳洗懒,眉尖,淡画春山不喜添。 闲把绣丝袴,认得金针又倒拈。 陌上游人归也未? 恹恹,满院杨花不卷帘。  | 
| 休赋惜春诗。 留春住、说与人知。 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怪杜鹃啼。 真个也、唤得人归。 归来休恨花开了,梁间燕子,且教知道,人也双飞。  | 
| 两手擘鸿蒙。 慧剑飞来第一峰。 外道修罗惊缩项,神通。 造化元来在掌中。 锻炼玉炉红。 **吹嘘藉巽风。 十月脱胎吞入腹,坤宫。 立见三清  | 
| 束发颂西藩。 百万雄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 昨日公卿今日间。 拂晓出长安。 莫待西风割面寒。 羞见钱塘江上柳,何颜。 瘦仆牵驴过远山。  | 
| 去岁牡丹时。 几遍西湖把酒卮。 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 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 依旧黄鹂紫燕飞。 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 不比巫山尚有期。  | 
| 鼎器法乾坤。 上是天元下地元。 若也更能颠倒运,交番。 阖辟循环在八门。 搬运上昆仑。 龟与蛇儿自吐吞。 百尺竿头牢把线,掀腾。 从此元神  | 
| 落日照楼船。 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 
| 生甲更生庚。 此是丹头切要明。 药嫩采来归土釜,煎烹。 文武刚柔次第行。 片饷结丹成。 沐浴防危更守城。 到此不须行火候,持盈。 火若加临  | 
| 净尽露天机。 只恐时人自执迷。 颔下藏珠当猛取,休迟。 道在身中更问谁。 尘网急抛离。 百岁年华七十稀。 莫待老来铅汞少,堪悲。 业报前途  | 
| 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 
| 风月似孤山。 千树斜横水一环。 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 冰雪中间屋数间。 庭户隔尘寰。 自有云封底用关。 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 引得渔翁见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