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沛甘雨,百物一时好。 江南桃李尽,红紫到百草。 道傍负担子,寒食归祭祷。 今我淮上丘,三年不躬扫。  | 
| ...金创。 口粮开除但乞丐,终日哀鸣行路傍。 自言家在云中住,兄弟既死惟爹娘。 往年江南妖贼反,圣旨差我随平章。 同行二千五百辈,辈辈选用皆精强。 孰知江南风土异,不比中原尽平地。 中原地平好驰逐,一人腾骧万人废。 江南地卑山林密,泥深马滑无由立。 角弓着雨软如绵,咫尺相看不能射。 九月十月岁云莫,贼兵突入观音渡。 平章脱身向东...  | 
| 江南鸿雁行,人言好兄弟。 无端风忽起,纵横不成字。  | 
| 房山在金陵,作此画寄欧、虞二学士,二公皆留题其上。 尚书好画江南住,寄与题诗两翰林。 千古高情俱妙绝,至今春树暮云深。  | 
| 昔在东原北,高唐一再行。 金书儒庙壮,画壁驿亭清。 仕宦中年达,亲知远道迎。 江南何处好,细话紫阳城。  | 
| 春阴春雨复春风,重叠山光湿翠濛。 一段江南好图画,不堪人在旅途中。  | 
| 水仙侑食老逋家,更著江南小白花。 三雅如渠好兄弟,众芳未许以肩差。  | 
| 闽越江南此地分,鲍娘诗句尚能存。 客怀未觉今宵好,家住壶山烟雨村。  | 
| 上卿方驾紫云车,便寄江南处士诗。 白发忽辞明镜去,青山相对好楼居。 床头筇竹生鳞甲,窗下残篇扑蠹鱼。 莫向九原嗟寂寞,诸郎才俊马相如。  | 
| 漠漠横塘一水通,霏霏轻蔼夕阳中。 吴娘晚唱穿菱叶,楚客春心吒蕙丛。 烟外蒹葭间倚路,波间舴艋半凌风。 江南景好游人去,二月大埋花艳红。  | 
| 群玉轩中迹已陈。 江南重喜见,广陵春。 纤秾合度好腰身。 歌水调,清啭。 团扇掩樱唇。 七双胡蝶子,表。 复旧东邻。 风月夜,怜取眼前人。  | 
| 渐收残照隐残峦,鸦点纷还羡羽翰。 暝色未昏微逗月,奔流不舍远闻湍。 两言而决无多赘,百忍相安亦大难。 犹有江南心上好,留春待我及归看。  | 
|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 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 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 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巘。 坐思黄柑洞庭霜,恨身不如雁随阳。 熙今头白有眼力,尚能弄笔映窗光。 画取江南好风日,慰此将老镜中发。 但熙肯画宽作程,十日五日一水石。  | 
| 矫首遐观。 崇台徙倚,心目俱宽。 一水萦蓝,群峰耸翠,天接高寒。 平生江北江南。 总未识、闽中好山。 雨暗前汀,云生衣袂,身倦跻攀。  | 
| 行尽江南北,於何隐去休。 福清好云谷,老子得菟裘。 风釆今千古,英灵閟一丘。 庭阶俱玉树,仲氏立鳌头。  | 
| 春水涵波绿渺瀰,江南芳草又离离。 谢家元住青山郭,郄氏近攀丹桂枝。 衣下香囊非尔好,床头诗卷愧吾痴。 中林独处仍多病,早晚能来慰所思。  | 
| 解缆蓼花湾。 好风吹去帆。 二十年、重过新滩。 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 苍苍烟树寒。 望星河、低处长安。 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 
| 忽见清明在客边,可堪形影自相怜。 忆寻芳草江南好,谩惜余花乱后妍。 孤梦月明归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 夕阳王子冈头路,知与谁人共醉眠?  | 
| 江北江南天未春,阳和先已到孤根。 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  | 
| 诸仙深窟宅,石门限尘寰。 空洞初不碍,风扉敞云关。 高广几何许,百夫可回环。 谁托遗迹在,溟蒙烟雾间。 羽驾此来往,朝贡想清班。 西风翠屏近,藤萝莫容攀。 因循再阅岁,建见亦以艰。 旧闻剑门好,形势摧夷蛮。 今兹固殊特,独冠江南山。 少陵惜未到,我语凭谁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