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 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 |
|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蹋九州。 |
| 睥睨旁围百尺楼,翚飞缥缈接云浮。 鲸波不动海山碧,弹压东南十四州。 |
| 几集元规会,曾留子建题。 东南当日出,西北与云齐。 帝里五百尺,仙家十二梯。 吹箫多感激,丹凤竟相携。 |
|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
| 百尺楼高尺赏心,我来犹记旧登临。 四时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无古今。 远塔连云知寺隐,小舟穿柳觉村深。 凭阑多少斜阳景,分付渔歌替晚吟。 |
| 堂堂百尺楼,制作极华丽。 山围与水绕,秀色相妩媚。 上无狐鼠窥,下有鱼龙畏。 宾友升清虚,夷落耸瞻视。 南陲粗安堵,北鄙方举燧。 倚楼独何为,尚下忧国泪。 |
| 几年江上梦,黄鹤意悠悠。 百尺独临水,万金难买秋。 杵声喧药市,栏影枕渔舟。 应有壶中客,分身几此游。 |
| 谢公城上谢公楼,百尺阑干挂斗牛。 碧瓦万家烟树密,苍崖一槛瀑泉流。 波光滟滟前溪满,刹影亭亭古寺幽。 此地近除新太守,绿窗明月为君留。 |
| 千秋传异彩,百尺护雕阑。 欲识金龙瑞,丹霄试仰看。 |
| 独行三十六峰头,飞过东华百尺楼。 今日中原前日梦,天人极乐世人愁。 后千载续后千载,外九州环外九州。 此处名烦君著眼,区区复记又何求。 |
| 楼中香漂百和浓,楼下锦缬翻东风。 玉樽美酒清若空,吴姬妆面相映红。 人生一笑不易得,是间一醉千金直。 元龙百尺君勿论,芳时且可金杯侧。 |
| 暮霭横空黯未收,晚来凉动满怀秋。 澹云影里千山月,残角声中百尺楼。 参坐共为文字饮,高谈不见古念愁。 夜阑半醉意方适,径欲乘风汗漫游。 |
| 百尺阑干最上头,杯中旗影动奎娄。 海通蛮岛三千国,山镇东南数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气,衣冠不洗晋人羞。 旧来越战吴争事,一曲渔歌起暮鸥。 |
| 皛皛三江水,岧岧百尺楼。 云山接南训,风景冠西州。 徙倚乾坤大,徘徊岁月流。 明朝怅回首,湖海一归舟。 |
| 百尺楼头水际天,楼东直与海相连。 江山气古南朝后,风物神清北固前。 沙鸟晴栖甘露月,布颿时度广陵烟。 何年乞得丹阳守,来此登临养浩然。 |
| 青天素月古今流,奇观还须自我谋。 照有馀辉众人共,取之不禁此湖收。 水容天色交光处,玉鉴冰壶不夜秋。 俯仰无尘清绝甚,栏干百尺独宜搜。 |
| 灰飞百尺景愁人,断础残芜但鹿群。 对峙金焦两拳石,平分淮浙半江云。 乾坤几沸萧公镬,风浪空藏郭氏坟。 野衲不知兴废事,梵宫金碧自纷纷。 |
|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
| ...上流,仰送飞鸿俯盟鸥。 沧浪濯缨尘化雪,清泉烹茶团碎月。 曾似元龙意气豪,湖海偃卧百尺高。 又似仲宣销忧赋,客居江左非吾土。 不如祝翁画栏前,梯身此楼近青天。 湔心此溪赴沧海,楼名溪声可千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