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波滟滟日煇煇,绿树牵风晒柳丝。 湖阔翠禽飞不过,浮荷叶上立多时。  | 
| 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  | 
| 群峦回照紫瀰漫,坐揽湖光风不寒。 最惜傍栏凫鹭狎,往来不作眼生看。  | 
| 草碧明沙际,霜红试雨初。 官船荡素桨,惊散一双鱼。  | 
| 春事到西湖,处处梅花笑。 抖擞长安车马尘,眼底青山好。 身世两悠悠,岁月闲中老。 极目烟波万顷愁,此意谁知道。  | 
| 尽道西湖久寂寥,红栏干落但空桥。 细思未有苏堤日,且把閒愁着酒浇。  | 
|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俨然。 两朝贤太守,一代老诗仙。 棠影春风里,梅花夜月边。 西湖新学校,千载后同传。  | 
| 西湖莼菜胜东吴,三月春波绿满湖。 新样越罗裁窄袖,着来人说似罗敷。  | 
|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 
|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阳不可听。 千树桃花万条柳,六桥无地种冬青。  | 
| 寒食无朝谒,閒携载酒车。 燧青宫蜡火,雨白野棠花。 旧友频游处,荒阡一酹赊。 传闻有仙笔,丽句落僧家。  | 
| 画船无复沸笙歌,湖水年年自碧波。 回首苏公堤上柳,绿阴不似旧时多。  | 
| 宋家宫阙已萧萧,满目残阳照野蒿。 独有两峰青不了,至今南北插云高。  | 
| 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 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  | 
| 水上亭台凉气多,扣舷倚棹唱吴歌。 何人为放青莲出,剪却翻翻一万荷。  | 
| 丹青谁写满轴莲,濯濯西施一段妍。 汴水百年尘隔断,可无人作画图传。  | 
| 过雨长堤葱翠湿,小桥人静支筇立。 一缕竿头颤霜鲫,风动青蒲见蓑笠。  | 
| 梅花亦作黍离看,野水荒坟绕一湾。 肠断黄金台下客,更传天语到孤山。  | 
| 湖光山色共争秋,一点尘埃无觅处。 沉沉水底见青天,画舸直疑天上去。  | 
| 渺渺春湖夕霭浮,落花飞燕打兰舟。 游人半入烟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