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 犀尘流连。 喜见清蟾似旧圆。 人生聚散浮云似,回首明年。 何处尊前。 怅望星河共一天。 |
| 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 目断书鸿。 平淡江山落照中。 谁家水调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桥东。 十二玉楼空更空。 |
| 高楼帘卷秋风里,目送斜阳。 衾枕遗香。 今夜还如昨夜长。 玉人望月销凝处,应在西厢。 关掩兰堂。 惟有纱灯伴绣床。 |
| 十年一觉扬州梦,雨散云沈。 隔水登临。 扬子湾西夕照深。 当时玉管朱弦句,忍泪重吟。 半取沾襟。 餖飣西风。 |
| 十年闻说查山好,何日追游。 木落霜秋。 梦想云溪不那愁。 主人好事长留客,尊酒夷犹。 一笑登楼。 兴在西峰上上头。 |
| 青腰似诧天公富,奔走风云。 银界无痕。 委巷穷山草木春。 玉楼不怕歌茵湿,笑语纷纷。 须放他们。 醉里冰姿光照人。 |
| 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 妒粉欺黄。 淡淡衣裳薄薄妆。 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 白鹭横塘。 一片孤山几夕阳。 |
| 凌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 月淡风寒。 深夜移灯许细观。 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 泪纸惊澜。 飘尽红英不忍看。 |
| 踟蹰山下濡须水,我更委佗。 物阜时和。 迨暇相逢笑复歌。 江湖楼上凭阑久,极目沧波。 天鉴如磨。 偏映华簪雪一窝。 |
| 晓来佳气穿帘幕,郁郁葱葱。 宝鸭烟浓。 戏彩庭前玉树丛。 肌肤绰约真仙子,王母宫中。 欢会曾同。 笑问蟠桃几度红。 |
| 真人本是凡人做,悟者何难。 名利如山。 隔断神仙路往还。 谢师指教生死限,长在心间。 长在心间。 十二时中不暂闲。 |
|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 枝亚疏篱。 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门掩斜晖。 花落花开总不知。 |
| 牡丹不好长春好,有个因依。 一两枝儿。 但是风光总属伊。 当初只为嫦娥种,月正明时。 教恁芳菲。 伴著团圆十二回。 |
| 南枝度腊开全少,疏影当轩。 一种宜寒。 自共清蟾别有缘。 江南风味依然在,玉貌韶颜。 今夜凭阑。 不似钗头子细看。 |
| 东南自古繁华地,歌吹扬州。 十二青楼。 最数秦娘第一流。 季鹰久负鲈鱼兴,不住今秋。 已办归舟。 伴我江湖作胜游。 |
| 牡丹已过酴醿谢,飞尽繁花。 浓翠啼鸦。 绿水桥边卖酒家。 年时携手寻春去,满引流霞。 往事堪嗟。 犹喜潘郎鬓未华。 |
| 十分济楚邦之媛,此日追游。 雨霁云收。 梦入潇湘不那愁。 主人白玉堂中老,曾侍凝旒。 满酌琼舟。 即上虚皇香案头。 |
| 珠灯璧月年时节,纤手同携。 今夕谁知。 自捻梅花劝一卮。 逢人问道归来也,日日佳期。 管有来时。 趁得收灯也未迟。 |
| 无双亭下琼花树,玉骨云腴。 倾国称姝。 除却扬州是无处。 天教红药来参乘,桃李先驱。 总作花奴。 举拥红遮到玉都。 |
|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 郁郁氲氲。 端为君家诞阿兴。 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 百子千孙。 此是元侯嫡耳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