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烟,梨花月,谁与晕开春色。 坊巷晓愔愔,东风断、旧火销处近寒食。 少年踪迹。 愁暗隔、水南山北。 还是宝络雕鞍,被莺声、唤来香陌。 记飞盖西园,寒犹凝结。 惊醉耳、谁家夜笛。 灯前重帘不挂,殢华裾、粉泪曾拭。 如今故里信息。 赖海燕、年时相识。 奈芳草、正锁江南,梦春衫怨碧。  | 
| 东风习习吹庭树,知道春权移日驭。 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 大有閒阶白日长,清词丽句祝春皇。 春皇不肯论功烈,惟有年年君道昌。  | 
| 柳带抽春寒气浅,风光晓引春楼怨。 关山行人久不归,鸾瘦舞腰双绶缓。 锦书难寄北征鸿,归飞海燕翻晴空。 芳菲韶景伴愁老,兰苑桃花落照红。  | 
| 好在章台杨柳。 不禁春瘦。 淡烟微雨曲尘丝,锁一点、眉头皱。 忆自灞陵别後。 青青依旧。 万丝千缕太多情,忍攀折、行人手。  | 
|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 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 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 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 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 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 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 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 
| 千载浪名金马客,一宵沉醉石城楼。 郢人休唱阳春曲,白尽湖南刺史头。  | 
| 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祗数苏苏。 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  | 
| 楚之襄王问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 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 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 
| 默坐不复出,浮云入朝阴。 离离檐间花,随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颜坐凋侵。 自歌阳春曲,吾不待知音。  | 
| 谁和阳春曲,仍操白雪音。 郊寒犹有骨,岛瘦未无心。 云到散时看,月当亏处寻。 可怜持玉尺,终不度金针。  | 
| 几双海燕来金屋。 春满离宫三十六。 春风翦草碧纤纤,春雨浥花红扑扑。 卫姬郑女腰如束。 齐唱阳春新制曲。 曲终移宴起笙箫,花下晚寒生翠縠。  | 
| 白纸三张通信去,展开千里却同风。 阳春转入胡笳曲,不是风吹别调中。  | 
|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合倍相思。 夜来远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 
| 一二三四五,不落宫商角徽羽。 混然格调超千古,白雪阳春安足数。 此曲而今谁乐闻,夜来月在长松树。  | 
| 香蔌蔌。 小山丛桂烘温玉。 烘温玉。 酒愁花暗,沈腰如束。 烦君剩与阳春曲。 为君细拂衾罗馥。 衾罗馥。 一春幽梦,与君相续。  | 
| 诗人索诗无乃俗,我乎索之更虚辱。 从来东郭滥吹竽,缪使尾续阳春曲。 此腹涸矣劳诛求,我老知耻吾罢休。 使君拂云敞新楼,且可一醉同楼头。  | 
| 吕子奇才非复常,诗来起我醉中狂。 大音谁和阳春曲? 真色一空时世妆。 东合献谀无辙迹,西湖寄傲有杯觞。 病怀正待君湔祓,墨妙时须寄数行。  | 
| 阳春曲,无弦琴。 声偃六律,韵排五音。 月冷兮风清,山高兮水深,举世有谁知此心。  | 
| 山城拄笏意如何,孤鹤东来态度殊。 天上阳春归阆苑,人间贵客在仙都。 当年化蝶非真梦,今日骑鲸即故吾。 莫操钱塘怀古曲,遗黎有泪洒江湖。  | 
|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 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 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 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 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