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ū tì
繁体字:糾逖 意思:(纠逖,纠逖) 亦作“纠剔”。 1.督察惩治。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杜预注:“逖,远也;有恶于王者,纠而远之。” ▶杨伯峻注引惠栋补注:“《鲁颂》‘狄彼东南’,郑笺云:‘狄当为剔。剔,治也。’此《传》当训为治也。” ▶《隶释•汉范式碑》:“纠剔瑕慝,六教允施。” ▶ 解释:1.亦作"糺逖"。亦作"纠剔"。
2.督察惩治。
3.督责纠正。
造句:纠逖伐贰,服柔示怀,惩密人之不恭,执戎子以数罪。宜回纠逖之任,俾超讽谕之职,可谏议大夫,赐绯鱼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曰:“王谓叔父(43):
首字母缩写:jt
【拼音】jiūt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