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ù zéi
繁体字:劇賊 意思:(剧贼,剧贼) 大盗,强悍的贼寇。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 ▶《汉书•朱博传》:“县有剧贼及它非常,博辄移书以诡责之。” ▶《旧唐书•李晟传》:“晟内无货财,外无转输,以孤军而抗剧贼,而锐气不衰。”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无上将军》:“人主自称将军,与明武宗先后一辙,至与剧贼同号,尤可异也。” 解释:1.大盗,强悍的贼寇。亦用以贬称势力大的反叛者。
造句:历吏部尚书,招降剧贼程思忠。燕多剧贼,造伪钞,结死党杀人。仁宗以明万剧贼久稽诛,特诏嘉赉。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
首字母缩写:jz
【拼音】jùzéi
【剧贼开头的诗词】
《纪西夏事》
剧贼称中塞,驱驰甲铠精。 昔惟矜突骑,今亦教攻城。 伏险多邀击,驱羸每玩兵。 拘俘询虏事,肉尽一无声。
【包含剧贼的诗词】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 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